2010年5月19日

常與異常

最近電視上ㄧ則有趣的廣告讓我印象深刻——「乖乖」。
影片內容的設計以現在的眼光為基準,將「一般」與「特殊」的位置做個對調,呈現了一種有趣的「顛倒」。(請觀賞......)



世界從來就不是完美的,這樣不完美的世界應該只能靠相對來觀看,而非絕對。
但似乎,人們總以為自己掌握到了絕對,然後粗暴地對待「異己」。

這則影片讓我想起一年前在書上看到的一段文字:

西里亞對愛情不單失望而且幻滅了,她去求助於一名心理醫生,以如下驚人的開場白來開始她的第一次會診:
我必須告訴你,
我真的喜歡以為我有什麼地方不對勁,因為,如果沒有的話,
那就是世界本身有什麼地方不對勁――那可就更嚇人了!
那就可怕了。
因此我寧可相信
我有什麼毛病,而那是可以醫好的。
(休斯頓.史密斯《人的宗教》引自艾略特(T. S. Eliot)的《雞尾酒會》(The Cocktail Party))

事實上,人們的「粗暴」讓某些人寧願提早輸誠,因為放棄比證明還要容易得多。

2 則留言:

  1. 這讓我想到朱學恆的演講,他放了一部黑道家庭的影片(可惜不知片名,我一直搜尋不到). 片中不斷演繹爸爸對兒子的失望,因為他從鄰居口中聽到很多"流言流語",說兒子越來越不聽話了.不但每天準時上學,還是模範生,對師長恭敬......,做出種種有逆家風的事情.

    好,壞似乎是依據環境而論定的!
    當一個人置身"正常"或"特殊"的家庭,被期待的"乖乖"也就不同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終於找到這部黑道父子對話的影片了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57LAGWoU-w

    回覆刪除